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林和安的个人主页 > 印刷理念 > 香港印刷业何去何从?

香港印刷业何去何从?

《香港印刷业投资协会会讯》 作者:林和安 更新日期:2012-02-21

纵观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轨迹的变化,特别是近期欧洲债权风波的持续蔓延,不难发现基于虚拟经济模式的经济刺激方法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世界实体经济的不良状况。持续的通货膨胀格局不仅直接导致香港厂商出口订单不断缩水,制造产能无法充分发挥,企业维持成本不断上涨,还引发了近期东莞一些经营不善港商印刷厂关门歇业。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香港印刷业应该何去何从,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和方向。

1、纵观印刷经营环境变迁,考虑比较优势兴衰

过去30年间,香港印刷业厂商凭借自身多年服务海外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整合内地低廉的人工、地价及政策优惠政策,顺应全球经济化市场分工的主流和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众多红利,快速发展壮大,占据内外市场先机,取得无数辉煌成绩,同时也降低了香港印刷商居安思危,领先创新的精神。

2005-2010年间,随着印刷数码化的普及,印刷产能迅速提升,内地营运成本急升与廉价工人短缺,人民币升值,港币贬值,客户订单由大印数改为多种少量,出口需求增长减速,印刷买家要价能力增强,大陆印刷企业的崛起和超越等巨变,从而结束了印刷厚利时代、迎来正常利润和微利的时代,原本有利可图的生意在快速的经济变化、汇率变化、人工与营运成本增加中,就变成微利或无利的窘迫局面,迫使香港印刷业厂商不得不面对比以前更加残酷的现实,静心去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出路。

2、主动应变思策略,进退自如寻良机

近50年印刷工业在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发展中屡遇夕阳工业之外部危机,只是每次都幸运地借助新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身产能的需求增加下而摆脱危机,但没有真正蜕变掉自己的加工属性,转变为产品制造行业或产品创造行业。时至今日,印刷数码化和数码印刷新技术发展,将印刷工业推向了外部经济发展趋于平稳或微降,内部产能过剩的内忧外患新局面。因此,本人认为香港印刷工业厂商应变的策略和发展良机可归纳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创新型的香港印刷工业厂商应该更以全球化视野,站在印刷产品链构建,特别是依需印刷、网络印刷及跨媒体产品链构建的新高度,主动构建印刷工业产品链的制造模式,或嵌入媒体产品链,通过延伸所服务的价值链来保持自己的主动性,比如在印刷图书的同时,能够为出版社提供少量、极少量依需印刷品,数码媒体产品的制造。通过建立技术与质量管控模式来将制造型印刷企业或加工型印刷企业变成自己的代工企业,降低自身成本和风险,保持良好的生产弹性及获利能力。

其次,制造型香港印刷工业厂商应该以印刷数码化、数码印刷和绿色印刷为目标,通过构建印刷产品制造链来为印刷买家提供最多的服务,通过差异化的印刷产品制程来强化自己,在同行中取得她厂无法达到的竞争力,通过为创新型企业提供OEM服务来扩大自己的业务,充分利用自己的产能,从而保持自己的活力和应变力,找到最合适的生存与繁衍之道。

其三,加工型香港印刷工业厂商应该像变色龙一样,随市场环境和产品环境而变,及时掌握变色的时间和方法,改善服务态度和效率,利用网络营销开发新客源,通过实时地调整来合理地筛选自己合适的产品、服务对象和专业市场,通过对印刷买家最专业的服务弹性扩大来收缩自己的规模、人员和产品类别,保持成本最低和利润最优,通过成为创新型或制造型印刷企业不可或缺的配套企业而获得最合适的利润和设备与人员利用率,避免在风浪中而被吃掉或淘汰。

总之,我们唯有好好去认识自己的优势及弱势,将自己的优势做强,削除不利和不赚钱的负担,改善经营体质才能夕阳变朝阳,才能决定是坚持还是放弃。否则,就应该放下一切,过些休闲生活,体验一下“除了健康,神马都是浮云”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