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人和古书

这一章「古人和古书」只是就与本书主题有关者选述一些例子。在叙述方面,也只是表达我们的一些态度和看法,对「古人和古书」被污染与误解的情形作一些必要的说明,不是要表述那些古人的生平和传记,更不是要叙述他们的思想和学问。

在第二章中已说明,这一章「古人和古书」是对「新旧之别」那个话题的补充,部份缺乏内在经验的读者,可能要在看完全书之后,才对这一章涉及内在经验部份较能了解。在另一方面,这一章的内容对了解全书也有帮助,也是这本书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一、对「古人和古书」的理解

「古人和古书」无形中对许多人都有影响,有不少人想从「古人和古书」中找寻真理和智慧,也有不少人在利用「古人和古书」来唬人,不同的人对「古人和古书」也有不同的印象和理解。

历史上真有不少古人获得独特的成就,但事实上,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说,真有成就的古人,只是被利用,被污染,被曲解,并没有真正的传承,这也就是说,现在的人不可能获得古人所留传的成就。

每一个人的智慧、人格、胸襟、志趣与思想观念都有差别,人与人之间也就有不同的了解。大家看人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也常会产生误解,许多古人都表示过别人对自己不了解,再加上人为的曲解(例如把某些古人神化),后人对古人实在难有真实的了解。

至于「古书」,虽然留存有些具体的资料,也有些专门研究和阐释古书的学者,但实际情形和一般人的想象却大不相同,没有人能说他真能了解古书,尤其是那些涉及「内在经验」的古书,原则上应该说是「看不懂的」,也只有先明白看不懂古书,才能够冷静理性的研读古书,看看自己能有如何的了解。如果抓住几句古书,就以为自己了解,以为自己得到了什么东西,实无异于是自己在欺骗自己。

大约二十年前,台北有个「鬼谷子专家」到处讲鬼谷子,我有次偶然见到这位「专家」讲的一些东西,当时兴起一种奇怪的想法,我想,假如把鬼谷子那几篇著作摊开来请教这位「鬼谷子专家」,他可能一句也不懂,那样多跟着他活动,为鬼谷子修庙的信徒,自然也不知道鬼谷子是人是神。

像这样了解「古人和古书」的情形,实在四处都是,看看报上那些「易经专家」,还有自称「易经博士」的,他们真能解释易经的文字吗?那许多「讲经说法」的大师,他们真懂经文吗?

正因为大众不了解「古人和古书」,才有那么多人利用「古人和古书」来唬人。这一章「古人和古书」可能帮助读者获得一些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有必要写这样的一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