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认知和态度问题

对人缺乏认识,不能认识完整的人,就不可能获得正确自强自救的道路,这也是自古以来普遍的情形。但是,这与普遍迷信的情形,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迷信形成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基本的因素是社会大众的心理,例如当大多数人受到过大的压力,忧虑失望,心灵空虚的时候,也就是迷信大行的时候。这心理背境与迷信的关系,现在也是大众皆知的常识。

对于各种各样的迷信和虚假不实的传说,也只有在明白其所以形成的情形之后,才容易明白那些在一般人心理上很有势力的说法是虚假的,因而,这本书不仅要说明那些对人有害的传说是假的,并且还要进一步分析那些迷信所以流行的原因,这在本书中会有专门的讨论。在此想谈谈态度对认知的影响,同样的一件事或一种现象,不同态度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各种因素影响个人的心理,形成不同的态度,这态度无形中支配个人认知和行为的取向,这和迷信大有关系。这里举述两个例子来补助说明。

几年前,陈恒明带着一批信徒,由台湾去美国等候上帝的降临,他们常聚集观看天空,当有人发现天上的云出现类似「8」或「八」的图形时,大家就异常兴奋,因为「八」与「爸」同音,爸就是父,就是天父上帝的象征。这想法有点奇怪,但对当事人来说,这样的逻辑推理,可说是顺理成章,事实上,他们平时对一般日常事务的思考,和其它人并无明显的不同。

再如年前在台湾发生的「隔空抓药」的新闻,据报导那是「学术机构」邀请大陆特异功能的人士来台作研究,但在表演「隔空抓药」时,被旁观的魔术师指称是魔术手法,继而司法单位追究是否有医疗行为,终于成为热门新闻。像这样「隔空抓药」的「特异功能」,换在六七十年前,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但现在却可能有不少人会相信真有「特异功能」那回事。现代人比以前的人更容易迷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